AR&AI公司「悉见」获1.2亿元A轮融资

2018-08-21 阅读

36氪独家获悉,AR&AI科技公司「悉见」连续获得1.2亿元A1/A2轮融资,由联想之星、金科君创、谷银基金、百度创始七剑客雷鸣、前小米公司高管、亚马逊公司高管以及产业基金联合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核心技术攻关、产品平台化与标准化、扩大研发团队等方面。

悉见是一家聚焦于混合现实的AI公司,推出了“云、软件、硬件”AR产品体系,通过空间智能引擎及室内外高精地图,实现物理世界的数字拷贝及混合现实交互。

核心提示:

1、悉见的三大落地场景,发展策略,资方的投资逻辑。

2、AR行业发展脉络,2016年泡沫破灭的原因是什么?AR云是下一个关键点?

3、AR普及还需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多久?

悉见AR产品体系:云、软件、硬件

云&软件:xarc.ai是悉见高精度XR云平台,基于xarc.ai,悉见提供了一系列XarStudio软件工具,包括混合现实场景编辑器、混合现实交互SDK等,支持多用户不同设备共享同一个混合现实空间。

硬件:包括X1S和XMAN两个系列的AR眼镜产品。X1S是双目AR眼镜一体机,45°视场角,1080p分辨率,166g重量,已于去年实现量产;XMAN刚刚推出,重量仅33g,工作时长达20h。

悉见1.webp.jpg


两款AR眼镜的定位不同,X1S是一体机,重视觉交互体验,主要应用于文旅、娱乐、教育场景;XMAN性能更强,重提升业务效率,主要应用于公安安防、工业物流场景。

另外,悉见向36氪透露,其明年将推出一款消费级AI眼镜产品。

三大落地场景:文旅娱乐、商业营销、安防工业

经过不断探索,悉见目前主要面向B端市场,确立了三大落地方向:

文旅娱乐,包括博物馆、文化遗迹等场景,通过AR重现历史原貌和事件等;

商业营销,基于空间智能将线上数字内容和线下商业活动合二为一,考虑到体验便利性,主要通过手机空间扫描、大屏体感交互的方式展现;

安防工业,其中安防主要是人脸/车牌识别、布控、室内外定位等,工业主要是巡检维修、远程指导等。

与产品形态对应,悉见的收入主要来自硬件销售、软件销售和云服务。价格方面,硬件产品根据需求、型号不同,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软件方面也根据业务的复杂度、对云服务的使用量不同,客户和开发者可定制化选择。

根据悉见提供的信息,其去年营收为千万元级,由于场景落地逐渐成熟以及新产品的推出,今年和明年营收预计可达5倍增幅。已经合作的客户有数百家,包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中国科技馆、圆明园、彝人古镇、呀诺达景区、万达集团、华侨城、景域集团、小米、华为等。

AR行业发展脉络,“AR云”正在掀起新一波热潮

悉见7.webp.jpg

悉见创始人兼CEO刘洋和36氪聊了下AR行业近些年的发展脉络。

2014~2016年出现了一波AR热潮,泡沫在2016年破灭,大量公司转型或倒闭,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产品定义。国内众多的Google Glass Copycat目标用户是终端消费者,定义为时尚智能眼镜或骑行眼镜,但功能和价格都达不到用户买单的地步;

硬件性能。大多数用君正之类的芯片,计算性能非常弱,根本无从进行复杂的视觉计算;

智能算法。当时还没有成熟的实时定位与地图重建(SLAM)算法,所以无法进行三维空间感知、无法支持视觉智能的交互,而绝大多数的创业团队中根本没有计算机视觉及深度学习相关的人才架构;

市场需求。各行业客户及终端消费者都多AR/VR没有清晰的认知,更无从与自己的业务相结合产生落地场景。

在2017年的行业低谷中,包括悉见在内的一些AR团队,着重进行相关核心技术的攻关以及应用场景探索,包括:建立虚拟和真实世界统一共享的坐标系、虚实物体间的遮挡与碰撞、虚拟对象及其状态数据持久化、多设备的混合现实交互等。

从2017年Q3至今,以上核心技术有了显著突破和验证,“AR云”掀起了一波热潮。

Niantic于2017年11月获2亿美元B轮融资,其开发了风靡一时的AR游戏Pokemon Go,并正在打造下一款AR游戏《哈利波特Go》;Blue Vision于今年3月获Google Ventures领投的1450万美元A轮融资;Ubiquity6于今年3月获1050万美元A轮,于今年8月获2700万美元B轮融资;6d.ai也于今年3月获得General Catalyst领投的种子轮融资。

AR普及还要重点解决3个问题:感知、计算、呈现

IDC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系留AR设备销量约3万,一体机AR设备销量约12万,落地还很艰难。

谈及AR普及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悉见创始人兼CEO刘洋向36氪表示,要做到消费级的普及,至少有六个方面需要满足:感知、计算、呈现、交互、传输、内容。

感知是AR实现智能化和真实化的最重要部分,关键点包括感知物理空间环境、确定用户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确定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动态关系。

计算关乎到产品性能、功耗、体积等。随着传输技术的发展,“端+云”架构会对计算能力起到很大助力。端会演进为CPU+CVPU+AIPU的组合;大数据存储与检索、知识图谱等计算则放在云端。

呈现方面目前很不稳定,包括微投影仪和光机组件,从OLED、LCoS、DLP,到棱镜、自由曲面、光波导、光场显示,还需要整个产业的持续摸索。

交互在未来是综合的,需要手势追踪、头部追踪、眼动追踪、语音交互等的结合。

传输主要是满足带宽的巨大需求,5G已经逐步在进行商用化试点,此方面较为乐观。

内容方面是更灵活的生态,当技术和软硬件平台准备好了,现有的内容开发者都会蜂拥而至。

总体看来,“感知、计算、呈现”是最核心的3大难点,“交互、传输、内容”则有较清晰的发展预期。刘洋判断,2019年在移动AR上会出现不少现象级的产品,而硬件消费级的浪潮可能至少要到2021年。

悉见6.webp.jpg

发展策略、投资逻辑、公司信息

谈及未来竞争和发展策略,刘洋认为形成“云、软件、硬件”整体AR体系至关重要。

创业公司的护城河很难守住,如果做纯硬件,苹果、小米、华为等大厂入局,具有巨大的产业链、成本、资金优势,小米VR一体机就是一个例子。而2017年苹果ARKit和谷歌ARCore发布,也意味着做与数据无关的应用开发平台的公司要另寻出路。

此次对悉见的投资逻辑,联想之星投资经理王征表示:

以AR/MR为代表的泛虚拟现实产业是未来不容忽视、不可错过的大方向,大赛道。想突围要严肃复盘智能手机行业历程,在集成硬件,开发生态,软件应用等环节不宜偏废,悉见团队在这方面有深刻的洞察与几年的积累。这些积累在未来面对众多初创团队以及类似微软,Facebook,苹果,Magic Leap这样的巨头竞争时将成为宝贵的资产与竞争壁垒。

这个产业距离爆发与规模化商业落地还有一定的路要走,我们严肃建议包括悉见在内的各路选手,高筑墙(软硬件+平台一体化),广积粮(持续高质量的融资)。”

36氪还了解到,除了资金支持,联想之星还将为悉见输送AR硬件、芯片、软件、内容及行业上下游的资源,帮助悉见打造全产业链生态。

悉见目前团队有40人,其中90%为名校名企硕士博士及海归背景。总部位于北京,在美国硅谷、芬兰赫尔辛基、深圳、南京、海口等地设有研发中心或子公司。

创始人兼CEO刘洋,是北大计算系学士、硕士,在计算机视觉顶级国际论坛发表过论文,前小米、网易架构师,连续创业者;软件合伙人郑思遥,是北航计算机博士、机器智能海归,前小米高并发专家;硬件合伙人王义,是中科院硕士、前中移动硬件经理;运营合伙人邵华强,曾是小米早期核心产品经理,核桃手机创始人。

悉见曾于2016年3月获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于2017年4月,获千万元级Pre-A轮融资。刘洋向36氪透露,悉见下一步将寻求美元基金融资,计划在2019年初融资五千万美元以上。

据悉,悉见目前团队有40人,其中90%为名校名企硕士博士及海归背景。总部位于北京,在美国硅谷、芬兰赫尔辛基、深圳、南京、海口等地设有研发中心或子公司。

创始人兼CEO刘洋,是北大计算系学士、硕士,在计算机视觉顶级国际论坛发表过论文,前小米、网易架构师,连续创业者;软件合伙人郑思遥,是北航计算机博士、机器智能海归,前小米高并发专家;硬件合伙人王义,是中科院硕士、前中移动硬件经理;运营合伙人邵华强,曾是小米早期核心产品经理,核桃手机创始人。

悉见曾于2016年3月获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于2017年4月,获千万元级Pre-A轮融资。刘洋向36氪透露,悉见下一步将寻求美元基金融资,计划在2019年初融资五千万美元以上。




个人用户登录 机构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会员注册
注册类型: 个人 机构








发送验证码

找回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邮箱绑定
更换手机


委托人权限登录

由于个人隐私既客户权限问题请点击输入身份证号码进行查看您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