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运维巡检机房,「超维科技」近日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据悉,「超维科技」近日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谷银基金。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团队建设、导航和视觉识别深入研发,以及扩大生产。
超维的核心产品主要是线上 IT 运维管理系统搭配线下的运维机器人。田子豪表示,其IT运维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系统收集数据中心设备的指示灯、热成像和温、湿度信息,并结合IT运维管理系统生成告警数据库。此外,机器人通过SLAM及超维自主研发的地图绘制算法,可自主绘制机房地图,实现无障碍巡检。
在视觉识别技术的开发上,运维引进了深度学习和卷积神经网络视觉识别模块,有利于在指示灯多、监控目标多的机房识别不同的产品,并快速进行资产盘点。目前团队已经完成了1万多个设备建模。在硬件上, 实现了底盘驱动和电路的完全自主研发。在导航上,重新规划了机房内行走路径,用激光、深度视觉和超声技术使机器人实现全局导航和局部避让。
目前,运维机器人已迭代至第二代,产品售价35~75万,现已产出10台。签下客户13个,包括国家电网信产集体,南方电网,建设银行等,其中有3个合作方已经完成了设备部署。
以下是2017年11月36氪对超维科技的报道原文
随着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IT 基础设施相比此前的初期阶段得到了爆发式增长:原来几台、几十台机器的规模,现在变成了成百上千台。
运维人员开始专业化,独立成部门。各类孤岛式的运维管理工具上线,提升运维效率。可是在各类运维工具上线之后,大家发现运维人员仍然时常要充当“救火队员”,收警告、修机器,哪里宕机去哪里。虽然有了运维管理工具自动化收集监控数据之后,但还是有很多问题,让底层物理资源运维工作无法实现完全自动化,使得仍需要运维人员实地线下巡检。
而反观国内 IT 基础设施的兴建发展,起始于 2000 到 2010 年这个阶段的早期基建,目前大部分也已运行达十年之久,设备开始老化,并进入频繁故障期,人工巡检的压力更重。
36氪近期接触的超维科技,想通过提供一整套软硬件解决方案来对数据中心设备做自动巡检。
目前运维分线上、线下两种。线上主要以带内管理为主,但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机器就无法管理。这个时候就需要依赖线下带外管理。一般 IT 设备商都为客户提供带外管理口,设备厂商本身就提供详细硬件参数,来自于服务器上百多个传感器,这类数据更为直观。但超维科技创始人田子豪告诉36氪,机房的设备上各类指示灯很多,并且需要时刻监控,但这对巡检人员而言,工作量太大,以日为周期已经是相当大的巡检密度了,因此这类重复性大、劳动强度高的工作更适合机器人来做。
超维的核心产品主要是线上 IT 运维管理系统搭配线下的运维机器人。田子豪告诉36氪,IT运维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系统收集数据中心设备的指示灯、热成像和温、湿度信息,并结合IT运维管理系统生成告警数据库。超维的运维机器人主要有三种工作模式:巡检模式、随工模式以及工作台模式。随工模式开启时,机器人会自动跟随进入的外部人员同时进行实时声频、图像的录制工作;工作台模式下,主要是代替此前的“控制台小推车”。
田子豪认为,超维在训练算法模型的图源数据库方面,有明显优势。这类项目技术层面对于服务器机房图源有很高要求。超维科技核心创始团队具有多年 IT 运维从业经历,在相关图源量方面占据较大优势,可以处理更多真实场景下会发生的问题。
当然这类项目,技术和渠道向来是并行的。目前,这款软件和机器人已经产品化,已获得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等多家意向客户,正进行测试使用。据悉,其单台设备客单价在60W~120W之间。目前,机器人已完成开模,与深圳某代工厂达成生产合作意向。
在市场竞争方面,这个领域尚属蓝海。此前36氪曾报道过“京华未来”,与该项目算类似竞品。田子豪认为,超维的优势主要在于行业的理解和资源方面的积累。
团队方面,田子豪 2006年毕业于河北大学通信工程系,曾任华为北京传输网产品线技术负责人曾负责军队某通信部通信通信机房改造项目。后创办过一家科技类企业, 有 7 年的 IT 运维从业经验。在超维团队负责整体运营及市场拓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