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银观点

田野:微生物有机复合肥对发展绿色农业意味着什么?

2017-09-29 谷银国际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阅读

     “农业人口持续降低”、“土地流转进程加速”,通常情况下,这些术语不太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很难直接的联想到这些描述和我们每天的生活有什么相关。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发展历来都是国家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关注农业生产发展等于关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怎么理解?前面提到的两个情况显示出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些新特点,这表明我国农业生产正在逐步走向规模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相对应的,这会对农产品的单位产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就是对农业技术的科技化、现代化提出要求。

       在这种市场要求之下,我们能够怎么做?常识告诉我们,除了种植技术,农产品的质量、数量离不开土壤和肥料。但我国目前的农业种植用地又是一个什么情况呢——过去几十年间,我国的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已经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酸性土壤滋生大量有害细菌的问题,对农作物生长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也衍生出河流和地下水的等环境污染的问题。再加上环境恶化导致我国沙化耕地面积逐年增加。在这样可以称为“严峻”的形势下,可以说,发展“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是大势所趋。具体来说,对待土壤问题,我们既要“治”,还要“养”。因此,微生物有机复合肥正因其绿色环保、改善土壤养分环境、提高化肥利用率等诸多优势而渐渐受到广泛关注。 

       微生物有机复合肥有什么好?

       微生物有机复合肥是利用人畜粪便、农业废弃物等加生物细菌发酵而成,在此过程中消除了肥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重要的有益微生物,同时提供作物必需的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微生物有机复合肥利用微生物在土壤的作用,在农作物根际形成了一个生态圈,促进土壤的肥力形成,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

       大力发展微生物有机复合肥也是我国发展高效、绿色、可持续农业的必然要求。微生物有机复合肥是种植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最佳保障,市场需求量和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微生物有机复合肥前景广阔的底气

       从宏观政策的角度来说。2015年1月7日,农业部公布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整体规划,计划到2020年,肥料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这对微生物有机复合肥来说是一个利好。微生物有机复合肥绿色环保,对人、畜、农作物和自然环境安全;还能提升耕地质量,提高施肥效率,要实现农业部提出的整体规划,提高肥料利用率,大力推广微生物有机复合肥是一个近在眼前的可预期行为。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说。近几年,我国微生物有机复合肥产能以年增长10%以上的速度快速稳定发展。《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4年新型肥料产业实现生产总值近900亿元,利润近120亿元,年均增速高于15%,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具体到微生物肥行业方面,当前,我国已形成微生物肥料登记企业1000余家、产能1000万吨、产值近200亿的产业规模。

       从生产加工角度来说。我国每年的固体有机废弃物,包括畜禽粪便、餐厨剩余物、秸秆及作物加工废料等,大约有100多亿吨,被高效资源化利用的仅仅一小部分。微生物有机复合肥充分利用这些固体有机废弃物,将其中的动物蛋白质营养、功能有机质肥料、生物能源的进行资源化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变废为宝,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消费升级的趋势加码

       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不但需求量巨大,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根据一份网络调查问卷显示,在消费者的食品购买影响因素中,食品安全的影响比重是食品价格的3倍。这正是我国居民第三次消费升级的一个生动写照——产品品质已经超越产品价格,成为居民消费指标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消费结构和观念的转变,也将推动农产品市场向更加健康、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微生物有机复合肥既可以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粮食品质,又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土壤肥力,这为我国发展绿色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措施。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广大农民也迫切需要施用微生物有机复合肥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我们认为,微生物有机复合肥的市场前景不可估量,这也是谷银基金目前大力支持、投资的一个领域。 

版权声明:本文为谷银基金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个人用户登录 机构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会员注册
注册类型: 个人 机构








发送验证码

找回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邮箱绑定
更换手机


委托人权限登录

由于个人隐私既客户权限问题请点击输入身份证号码进行查看您的资料